永不磨灭的抗战记忆:故地承薪火,青春赴远征
烽烟散尽八十载,浩气长存天地间。2025年8月5日,值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,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暑期“三下乡”之“新时代文明实践中心赋能基层社会文化治理共同体建设研究”调研宣讲团与安徽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赴安庆市太湖县“湖聚青力,筑梦振兴”实践团队
受邀参与国家广电总局“山河见证—我们的抗战记忆”全媒体宣传活动,前往安徽省宣城市泾县皖南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开展主题学习,相关视频于8月11日正式播出。此行特邀宣城市泾县县委党史和地方志研究室主任梅艳全程导学,重温烽火岁月,汲取精神力量,砥砺初心使命。
是什么力量支撑起绝境中的脊梁?这支穿越时空的精神火炬,又如何照亮今人的征程?带着这份沉甸甸的思索,团队成员踏上泾县云岭的革命热土,走进新四军军部旧址陈列馆。
青砖无言,庭院肃穆。当指尖轻触斑驳的砖墙,历史骤然鲜活。锈蚀的枪械、泛黄的电文、简陋的用具……每一件静默的文物,都在无声地带我们回顾着艰苦卓绝的抗战记忆。年轻的身影久久伫立,历史的厚重感油然而生。穿越时空的精神力量,在可歌可泣的英烈事迹中激荡回响; 青年守护山河、传承信念的使命担当,成为革命火炬代代相传的有力宣告。
怀着对新四军精神的深刻体悟,同学们在纪念馆内庄严宣誓。列队肃立,右拳高举。“我志愿加入中国共产党!”誓言铿锵,字字千钧,句句滚烫。铁军战士浴血奋战的壮烈史诗、矢志报国的忠魂初心,此刻尽数化为掷地有声的承诺,激励着青年一代继续守护先烈用生命捍卫的山河,传承永不褪色的红色基因,赓续生生不息的红色血脉,踔厉奋发、勇毅前行。
活动结束后,团队成员吴玥铭同学在采访中动情地说:“当看到革命先辈浴血抗战的斗争史,我感触颇深。作为新时代青年,要将红色基因融入我们的精神血脉,树立永远听党话跟党走的坚定信念。”冯鑫同学也在采访中表示:“我们不仅是红色基因的继承者,更要做新时代长征路的接力人。以先辈的奋斗精神为灯塔,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努力学习。”英烈精神直抵人心,革命薪火永续相传。
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的重要历史时刻,我们怀着崇敬之心走进泾县革命旧址。在这里,新四军战士们为民族解放而战的坚定信念、不屈不挠的铁军精神、以及艰苦卓绝的奋斗品格,深深震撼着每一位同学的心灵。我们将铭记历史,汲取精神伟力,把这份宝贵的红色基因融入血脉,化作勤学笃行、矢志报国的实际行动,在新时代的征程中贡献青春力量!(付蓉蓉、曾思喻)